大众计划发力插混,20万内的车市,合资品牌有机会了?

近日,伦敦《金融时报》消息称,大众汽车CEO施文韬在一场汽车会议上表示,随着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放缓,大众汽车将推出更多的混动车型。

今年开始,奔驰、宝马相继放缓了纯电动车的销量计划,转而将目光投向插电混动车型,大众也参与其中,混动车型在现阶段市场中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
另一方面,虽然丰田方面辟谣了将使用比亚迪DM-i混动技术推出新车,但仍能说明插混当下的技术地位已经能够逐步取代燃油车。

大众入局插混后,能否扭转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疲态,不只要看插混从市场角度上的需求变化,同时也要看合资品牌的插混,照比中国品牌,能做到什么程度。

技术上来看,合资品牌能赶上中国品牌吗?

技术发展上来看,部分合资品牌插电混动车型都布局得很早。

比如在新能源车还没流行的2020年以前,大众就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几款“油改电”的插电混动车型。更早时期,刚进入2010年左右,上汽通用就打造了插电混动车型。但由于售价过高,市场反响较差。

2020年后,比亚迪的DM-i插电混动技术,将插电混动车型带入新的维度,而这段时间层出不穷的是,奇瑞、长城、吉利等车企在插电混动技术上的发力,合资品牌相对没了声量。

直到今年北京车展前,上汽通用拿出了全新一代智电插混系统,采用了全栈自研的P1+P3串并联的PHEV插混架构,发动机搭配的是Ecotec1.5T电混发动机,并采用了独创的“AI智控算法”,实现全工况混动一条龙。这套混动系统也被上汽通用称为插混2.0时代的“2.0 Plus”技术。

带来的直接效果,两方面看,一是在GL8身上,CLTC综合续航里程提升到了1370km,纯电WLTC续航达到108km;二是在雪佛兰探界者PLUS身上首搭,就将起售价18.49万的燃油版探界者价格下探到14.99万起。也就是说,插混体统直接反映在产品上的效果,长续航低能耗和降成本,上汽通用都做到了。

再看大众,目前大众插混车型仍采用P2结构,即发动机、电动机和机电耦合而成,电动机集成在变速箱内。包括奔驰、宝马在内,同样采用P2电机的混动结构,原因在于,从燃油车向混动车型技术发展过程中,以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优势的外国品牌,使用P2这种结构的混动方式开发成本低,技术难度不大,也能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。比如大众途观L PHEV和途观L 380TSI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5.2L和8.2L,节油效果达到37%。但缺点也一目了然,就是硬要在发动机与变速箱所处的轴向空间塞一个电机进去,总布置难度较大。

由此可见,德系的混动更注重在保障动力输出的情况下,尽量做到省油,这与其在燃油车时代的研发理念一致。

目前用户对于混动的需求,无外乎节能和纯电续航能力。纯电适用于城市通勤,节能关系到长途出行。仅以此来看合资品牌混动技术效果,也算是满足了用户需求。

以比亚迪和大众几款车型进行对比,完全两个方向的混动技术,以WLTC标准来看,宋PLUS百公里馈电油耗在5.3L,同级的探岳GTE在6L左右,迈腾GTE则能达到4.8升,实际效果相差不大。

市场层面看,合资入局插混还有机会吗?

插电混动增速快过纯电已经是事实,再加上销量最大的20万以下乘用车市场,新能源车大有完全取代燃油车之势,合资品牌不得不面对新的市场变化。

大众汽车CEO施文韬表示,如果在一年前问其是否发展插电混动车型这个问题,他会回答这个技术没有发展的价值,原因是技术成本太高。

包括奔驰、宝马,同样提出过此问题,插电混动的技术成本相比纯电动要高很多。但现实是,疯狂内卷下,国产新能源车企证明了,插电混动车型能打价格战的同时,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,相比之下,纯电车型价格战能力不强,利润空间更小。

简单来说,就是插电混动费钱在前期研发上,当后续有利可图,而纯电车型前期投入不大,但后期也不赚钱。

对于一向看重利润的合资车企来说,显然是插电混动车型更有吸引力。回看大众汽车2023年财报,两组数据,2023年全年大众汽车共销售77.1万辆纯电动车,同比增长35%,跑赢了同比增长11%的所有车型销量增长率,但不包含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与2022年基本持平,营业利润率却下降了1.1个百分点。

翻译过来就是,大众纯电动车涨势喜人,且销量不俗,77.1万辆的纯电动车销量成绩在全球纯电销量集团中,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,按理说纯电和燃油车双增长,且2023年其在各方面营收表现上都有很大改善,营业利润应该更高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,至少能说明纯电动车销量劲增,能够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。

在中国市场,大众ID.系列凭借大幅度降价促销,以及低首付、以旧换新政策和三年保值回购等优惠条件,换来了不俗的销量表现,而对于此,网络上曝出的上汽内部视频,也能清晰地看到上汽高层对于ID.系列这种亏本赚吆喝的行为的无奈。想必这也是大众汽车考虑近两年将重点放在插电混动车型上的原因。

再加上20万内乘用车市场,新能源占主流,其中插混增速更快,也就表明了至少在近两年,插混车型在20万以内乘用车市场的地位要逐渐走高,成为用户购车的首选。而目前除了豪华品牌,大部分合资品牌涉及的,主要还是围绕20万以内的市场。

也就是说,市场需求,技术战略意义,插电混动来到成熟期和市场收割期,合资品牌再不跟进,将面临着现有的纯电车型没钱赚,燃油车型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吞噬的局面。

结语:

新能源时代,车市风向变化按月计算,但插电混动这个风口,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原因很明显,纯电车型无法达到用户预期,对于家用来说,燃油车综合能力已经被插电混动压制。

“合资一发力,国产就有危机”的言论,电动车领域证明了有些空虚,现在多数主流合资和外国品牌将发力插电混动,能够从中国品牌手里抢回市场份额,拭目以待。至少目前来看,中国品牌最新单月市场份额超过60%,再这样下去,合资品牌的市场空间就所剩无几了,插电混动或许是当前最好的救命稻草。